2016年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(普通水准)会考

华文口试(1160/3

会话:

主考员根据所提供的录像短片和提示,跟考生进行对话。

提示:

1. 如果你有一个像录像短片中那样的好邻居,你会有什么感受?为什么?

我会感到很开心,因为大家互相帮忙,互相关心,每一天都会过得很愉快。例如像录像短片中的两个女生,帮忙那名妇女按电梯,当报纸掉下来时,也帮她捡起来。虽然这些事情看起来都是一些生活琐事,但正是这些小事,才构成一个睦邻的宜居环境,所谓:远亲不如近邻。当你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时,还是邻居才可以提供及时的援助,就算你有很多亲戚用也没有用,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。

2. 你认为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好邻居?

首先,邻居之间要懂得忍让,避免争执。例如说,如果邻居之间发生了误会,应该从容和冷静地解决事情。所谓“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”。邻居之间只要懂得忍让就不会天天吵架,邻里关系就会变得更好。第二,在传统节日的时候,可以邀请邻居一起庆祝节日。通过庆祝传统节日,不同种族的邻居之间可以多了解彼此的文化,也可以趁机多沟通,大家和睦相处。最后,邻居之间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小小的善行。例如,在电梯里打招呼;如果看见邻居拿着很重的东西,可以伸出援手;如果邻居不在家,可以帮忙照看他的家,避免进贼等。俗话说“大事从小事做起,小事从我做起”,这些小举动能让邻居珍惜邻里关系,加强凝聚力。

3. “很多新加坡人对邻居的态度很冷漠。”谈谈你的看法。

我想,会造成这种看法的原因有几个:首先,生活紧张,不管是学生或上班族都是早出晚归,平时根本没有什么机会可以看到邻居,有时可能一个月才见一两次面,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就没办法更了解邻居。第二,在组屋区这种钢骨水泥的居住环境,我们都习惯了大门深锁,这是很不利于邻居之间互相串门的,因为邻居有没有在家你也不清楚,这就造成除非有事才去敲邻居的门,要不然反而会让人误会别有居心。第三,因为现代人大多在外用餐,这就减少了邻居之间沟通的机会,不像在甘榜,有时可以跟邻居借盐,借酱油、借酱清。有时煮了一些拿手菜还可以与邻居分享。所以,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,就造成很多人认为新加坡人对邻居的态度很冷漠。